为什么 AI 编程如此艰难
前几天看到一个项目,叫 ai-trend-publish,思路很有意思,从一些数据源去获取信息,扩写之后生成公众号文章,然后发布到微信公众号。全部自动化完成。 这个思路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,我经常看一些国外的技术文章,如果中间加一个翻译流程的话,是不是也可以做到:给出一个 URL,自动提取其内容,然后翻译,再自动发布到微…
2025 年 03 月 21 日
前几天看到一个项目,叫 ai-trend-publish,思路很有意思,从一些数据源去获取信息,扩写之后生成公众号文章,然后发布到微信公众号。全部自动化完成。 这个思路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,我经常看一些国外的技术文章,如果中间加一个翻译流程的话,是不是也可以做到:给出一个 URL,自动提取其内容,然后翻译,再自动发布到微…
2025 年 03 月 21 日
本文只是一个不完整的索引,用于穿起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。 写在前面的部分 对于大模型,我个人的理解是:本质上,大模型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。 任何程序都是处理输入,给出输出。大模型的输入是文字,输出的是文字(多模态会处理音视频,但思路是类似的)。所以大模型的行为,只是根据输入的文字,通过一定的方式,在其数据库中查询并得到输…
2025 年 03 月 19 日
基本目标 一个软件授权系统包含很多内容,但归结到其本质,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: 是否允许受保护的软件运行? 应用类型 很明显,由于受保护的软件类型不同,控制手段自然不同。简化一下,大概是以下几种类型: Web 应用:这类软件是在服务端以及浏览器中运行的,其可用性完全受控于服务端的实现。举例来说,服务端可以通过用户名密码…
2025 年 01 月 20 日
这应该是近期玩 openwrt 的最后一篇了。 本来计划自己编译一个 R5s 上的 openwrt 的,于是研究了几天。虽然能编出镜像,也能用,但要达到出的版本完全符合自己需求,还有太多工作要做。考虑到装官方版本后整理一下就能用,因此似乎不值得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。所以就简单记录一下学到的东西吧。 初始主要参考了这个固件…
2024 年 12 月 31 日
这段时间一直在折腾家里的网络。把 Netgear R8500 换回主路由之后,顺便整理了一下家里的网络设备。除了换下来的 R5S,还有一台 Buffalo G450H 和一台 MiWifi mini,所有的设备都可以刷 OpenWrt。 考虑到家里的网络确实需要扩展无线,于是研究了一下如何用 OpenWrt 做无线网络…
2024 年 12 月 27 日
因为 R8500 固件太差的原因,之前家里的网络一直是 R5S 做主路由,R8500 做无线 AP。看看 R8500 的 CPU 使用率,总觉得浪费。 几个月之前,看到总算有人做了 R8500 的 OpenWrt 固件,当时就想到可以把 R5S 省出来做点其他实验。但由于保障家人使用网络的稳定性,拖到最近才有机会给 R…
2024 年 12 月 26 日
对喜欢折腾的人来说,微信机器人算是个有用的工具。主要是微信随处可得,如果可以接上机器人,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可以接收命令和发送消息的通道。基于此通道,可以开发各种创意,比如有人接通了 ChatGPT。对于我自己来说,远程开关机,或者做服务器状态通知,都是不错的使用场景。 但是,腾讯对此可没什么好的官方支持。官方提供的所谓创…
2024 年 08 月 17 日
前几天突然来了兴致,试了试直接用安卓手机来开发。先说结论,可行,但稍有限制。 关于硬件 整个方案对 CPU/内存/Flash 都有一定要求,因此手机不能配置太低。我自己的手机是 8Gen3 + 16 + 1T 的配置。 考虑到手机屏幕实在是太小了,直接在上面写代码肯定是不适合的。要解决屏幕问题的话,就有两个方案: 手…
2024 年 08 月 02 日
看到 Google 的一篇例子教程,折腾了一天。然后发现跟实际需求有偏差,没必要深入分析。为了让自己浪费的这一天显得不是那么浪费,还是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一下。 Google 的例子教程讲述了如何构建一个移动图像分类(Image Classification)模型。具体一点,根据例子构建得到的图像分类模型,可以运行在手机等…
2024 年 07 月 16 日
要为应用实现微信收款功能,因此忙了几天。感觉这件事技术本身不复杂,但微信支付在产品设计和文档上比较复杂,让人难以轻松上手。因此简单记录一下过程,作为备忘。 目标功能和方案 要实现微信收款,也就是要使用微信支付这个产品,完成以下功能: 允许用户使用微信支付。 根据用户支付的结果完成后续操作。 如果不需要功能 2,那么…
2024 年 07 月 03 日
离开上家公司之后,暂时没上班,一直在跟朋友一起做一些 AI 相关的尝试。在研究的过程中,发现很多人对 AI 的观点已经近乎于玄学,哪怕是有技术背景的人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。也就是说,很多人因为不了解 AI 的实现原理,所以对其脑补了太多貌似合理的理论。对于我这种理性逻辑比较强的人来说,这完全不合逻辑。所以,我想根据我现…
2024 年 06 月 24 日
最近在做 LLM 相关的 Web 应用,需要一个前端的聊天界面。简单研究了一下,大部分都不太适合。有的跟后端关联比较紧密,有的使用人数太少,有的使用到我不熟悉的框架,各种原因,不一而足。为了做项目,我先简单实现了一个前端界面,但临时赶鸭子上架,不管是功能上还是界面效果上,都难以让自己满意。于是又看了一圈之后,选了 vu…
2024 年 05 月 28 日
4 月底离职了,第一次这样离开一家公司,五味杂陈。今后再也不想跟这类公司有任何交集了。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一书中说,“以终为始”。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开始呢? 虽然不是完全不想找工作,但确实想尝试一点不一样的东西。 于是,看了两个星期的 AI 知识,学了点 python,拿 colab 和 kaggle 的 GPU…
2024 年 05 月 13 日
工作需要,把 audit-userspace 2.8.5 移到 OH 4.0 上,记录一下完整的移植过程和自己的理解。 移植工作通常来说并不复杂,但由于移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想不到的问题,因此运气成分还是比较大的。如果运气不好的话,就需要处理更多的细节问题。从我个人理解,通用的三方库移植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。 理解编…
2024 年 04 月 19 日
作为一个 coder,工作无聊的时候,总想着搞一些 side project 调剂。但是,有时找到灵感,想要动手实验的时候,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限制。比如说,手边没有合适的机器,工作机上有监控,工作机环境不凑手之类。 因此,我想搞这样一套方案,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。不管是在咖啡馆,还是在工作的间隙,只…
2023 年 09 月 29 日
iperf3 是一个流行度很高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。近来因为工作需要,对 iperf3 进行了一些研究。 版本差异问题 截止到 2023 年 2 月,iperf3 源码最新的版本是 3.12。但官方释出的 Windows 下的最高版本只有 3.1.3。 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,自行编译的 3.12 版本在 UDP 测试时,…
2023 年 02 月 25 日
这周因为染上 Omicron,获得了几天在家办公的时间。状态不是太好,很难做些实际的工作,所以整理一下以前的笔记。大部分都没法发出来,只有这篇还有一点点价值。 问题背景 正在开发的 Open Harmony 设备,使用 USB 连接 PC 时,默认是作为一个 hdc 的客户端设备连接的。但项目上,希望这个 USB 同时…
2022 年 12 月 22 日
实在是受不了给每台机器配置网络了,于是买了个软路由,友善电子的 R5S。 机器拿回家,刷了个看起来差不多的版本,按照官方 wiki 配置好了 PPPoE,然后加上了科学的工具,手头几台设备都可以科学的工作了,真科学。 不过,等等,我发现了什么?!我的公网 IP 呢?! 给电信打电话,原因果然不出所料,装监控的理由也不好…
2022 年 08 月 23 日
OTA(Over-The-Air)是什么,应该不用做过多解释了。只要不是打算做一锤子买卖,每个系统都会带一个;不管是为了修正错误,还是增加功能,有了它,才有后续持续改善(和收费)的可能性。 OTA 的特别之处 相对于其他应用,OTA 其实是有一点特别的。 广义上的 OTA 系统 从广义上,或者说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上去看…
2022 年 08 月 12 日
换了新东家,又开始面对各种奇怪的需求。这次是要让 nodejs 在开发板上运行。 需求方一开始的想法是利用开发板的编译系统,仔细看了看还是作罢。两套编译系统整合在一起,这工作量不是开玩笑的。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仅仅使用开发板的工具链,但试了多次都是失败,似乎工具链不全,不足以编译 nodejs。 最后没办法,看了一下 c…
2022 年 08 月 05 日